close

壹、知覺的意義與歷程

一、知覺的意義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皮膚等感官,不斷地接收各種刺激和訊息,同時,我們也不斷地為這些刺激和訊息,賦予個人主觀的解釋,這就是所謂知覺(perception)的歷程。

 

二、知覺的歷程:產生感官刺激→組織→解釋

1.感官刺激(sensory stimulation occurs)

知覺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感官接受到刺激。每個人感官接受刺激的能力,並不相同。雖然每個人的周圍充滿了各種刺激,但是,感官所能接收的訊息,卻相當有限。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生理條件的限制,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個人的心理因素,影響了訊息的選擇。

影響感官訊息接收的心理因素有︰

(1)興趣:對於我們有興趣的事務,較能引起個人的注意。

(2)需求:除了興趣之外,個人的需求也會影響訊息的接收。

(3)期待:期待對於個人的知覺,也有重要的引導效果。

我們的感官,在一既定時間內,只能接受少量的刺激。因此,知覺是有選擇性的,而這種選擇性也是個人在訊息處理過程中,不可或缺的因應機制,缺少這個因應機制,個人可能被迫接受大量訊息,因而造成過度負荷(overload)的現象。但這種選擇性的知覺,也往往造成人際間的誤解。

2.組織感官刺激(sensory stimulation is organized)

知覺的第二個階段,是個人會根據不同的原則,組織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。常用的感官剌激組織原則

(1)接近性:人們知覺外在刺激時,會將時空上接近的人或訊息,視為同一類或彼此有關連的事物。例:經常一起出現的男女,我們可能認為他們是「一對情侶」。

(2)封閉性:個人可能將不完整的訊息,知覺成一個完整的訊息。例:聽別人說話時,也許沒有完全聽清楚對方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,但是我們仍能了解對方的意思。

(3)連續性:例:在背歷史年代時,某一年發生了什麼事,之後又簽訂了什麼條約,發生了什麼事情,如此我們會將這一連串的東西一起背下來,即稱連續性。

(4)相似性:有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在一起,因為那位女生如同他的媽媽一般溫暖且照顧他,讓他有溫馨的感覺,即稱相似性。

(5)簡單化:看到自己的死黨女友和另外一位男性從電影院走出來,馬上就覺得「太可惡了!居然欺騙我朋友的感情」,即稱簡單化。不過以上這些方法也許會產生了誤解,如同簡單化的例子,我們根本不會想到事實上他們只是兄妹的關係。

3解釋-評價感官刺激(sensory stimulation is interpreted-evaluated)

人們選擇和組織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之後,便開始解釋和評估刺激。這個步驟受到個人過去的經驗、需求、願望、價值觀、信念等因素的影響,因此,即使人們暴露於相同的刺激之中,也可能有迥然不同的詮釋和評價。例如有些人會覺得榴槤是人間美味,但是對某些人而言,那味道可能令人作嘔。

 

貳、影響知覺的因素

  影響知覺的因素包含了生理、認知歷程偏誤、過去經驗與個人角色,分述如下。

一、生理因素: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嗅覺、和觸覺是人們認識外在世界的五大感官反應。但是因為先天遺傳限制,抑或後天環境使然,每個人感官的靈敏度並不相同,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和反應,也不盡相同。

1.視覺

視覺是人們最重要的感官反應之一,透過眼睛,我們可以看到繽紛五彩的世界。然而每個人的視力不同,視力差異可能導致互動障礙。而且,由於互動雙方視力不同,他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,也可能不同。

2.聽覺

在人際溝通過程中,聽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,因為只有「聽到」對方的聲音,才可能「瞭解」對方的意思,也才能進一步進行「溝通」。

3.味覺

酸﹑甜﹑苦﹑鹹是人們的四大味覺。舌頭上不同區域的味蕾,專司不同的味道,如同視覺、聽覺一般,每個人味覺的反應可能不同。如果無法認清每個人的味覺反應不同,而將自己喜歡的味道,強迫他人必須接受,那麼人際衝突可能就無法避免了。

4.嗅覺

每個人的嗅覺偏好和敏銳性,也可能大異其趣。因此,我們切忌妄加批評他人的味覺偏好。同時,我們也不必因為別人無法接受自己所喜歡的味道,而大感困擾。

5.觸覺

每個人對溫度的反應,也有所不同,忽略這種差異,也會阻礙人際之間的互動。

6.其他生理因素

每個人的健康狀況、疲勞程度、年齡、身高、精神狀態等,也會影響知覺歷程。

 

二、認知歷程的偏誤

1.認知歷程的偏誤包含隱含的人格理論(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)、自我實現的預言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、初始-近時效應(primacy-recency)、刻板印象(stereotyping)、歸因的偏(attribution error)

(1)人格理論(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)

所謂隱含的人格理論,指的是每個人的心中,對於他人的人格特質,都有一些預設(assumptions)而且,人們常常會根據一個人所顯示的某種特質,而推論他具有其他特質。這種由某種特質推論其他特質的現象,最明顯的是所謂的月暈作用(halo effect),月暈作用指的是當某個人具有一些正向特質時,人們會推論他也具有其他的正向特質。相同地,當人們知道某個人擁有一些負向的特質時,通常也會推論他具有其他負向特質,這就是「負向的月暈作用」(reverse halo effect)。例:漂亮的人通常也被認為是快樂的、幸福的、婚姻適應良好的、職位地位較高的,即為稱為月暈作用;負向月暈作用則反之。

個人使用隱含的人格理論,推論他人的特質時,可能會造成以下的障礙:

a.錯誤地知覺他人具有某種特質,但他人其實並未擁有該項特質,只是因為該特質符合個人的「隱含人格理論」。

b.與他人交往時,個人的隱含人格理論,會使其忽視或扭曲那些不符合「理論」的訊息。人們所持有的隱含人格理論隨著不同文化、團體、甚至性別而有所不同。

(2)自我實現的預言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

自我實現的預言指的是因為個人具有某種預期或信念,因而影響個人的行為,使得其預期或信念真的發生。「比馬龍效果」(Pygmalion effect)就是非常有名自我實現的預言的例子。在Merton(1957)早期的研究中也証實了這種現象。相似的結果也發生在軍事訓練與職場領域中,當上司或長官被告知被訓練者或工作者的正向訊息時,後者的表現會較為優秀。因此,我們的預期是會實現的。在人際關係中,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相信別人都是好的、真誠的、喜歡自己的,才能有好的人際關係。

(3)初始-近時效應(primacy-receny)

如果你選修了一個課程,學期前半段的內容,都是些枯燥艱澀的理論介紹,讓人覺得無聊乏味,但是後半段的課程,卻是生動活潑的實務說明與演練。學期末了,要求你對此課程進行評鑑時,究竟是前半段還是後半段的課程,對你的教學評鑑,較具影響力?如果是前半段的課程,較有影響力,則稱之為初始效應。反之,如果是後半段的課程,對教學評鑑的影響作用較大,則稱為近時效應。在人際知覺過程中,初始效應(也就是第一印象)大於近時效應。Asch(1946)的研究証實了這點。當然,人際知覺的初始印象,可能導致對他人的誤解,而且,第一印象也可能使個人忽略或扭曲某些與初始印象不一致的訊息。因此,在人際互動中,一方面要學習如何給別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。另一方面,要避免以對別人的第一印象,來對此人做判斷,盡量收集各種與此人有關的訊息。

(4)刻版印象(stereotyping)

刻板印象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認知捷徑(shortcut),指的是人們對某個團體固定而簡化的概念。當然,這種刻板印象的形成,可能不是以個人的親身經驗或事實資料為基礎,而只是單憑一些人云亦云的間接資料而形成的。因此,刻板印象可能造成偏見,或犯了過度概括(overgeneralization)的錯誤。所以,刻板印象可能會扭曲個人的知覺,並且進一步阻礙個人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意願。研究並指出,網路上的溝通因為缺少直接面對面的機會,使得人們更加依賴刻板印象。

(5)偏誤(attribution error)

所謂歸因(attribution)意指人們試圖瞭解自己或其他人的行為,特別是行為的原因或動機。一般而言,行為的原因可能是內在的(internal)﹑或外在的(external),內在歸因(internal attribution)是指將行為的原因,歸於個人內在因素所造成的。外在歸因(external attribution)將行為歸諸於情境因素使然,則稱之外在歸因。在歸因過程中,人們經常會產生的誤差有︰

1.基本歸因誤差(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):觀察他人的行為時,過度重視他人的內在因素,而忽略了情境因素,因而造成判斷的錯誤。

2.自利偏誤(self-serving bias):當自己的行為結果是正向時,則歸因於內在因素,而當自己的行為結果是負向時,則歸因於外在因素。

2.如何降低認知歷程的偏誤

    Berger和Bradac (1982)建議我們必須採取一些策略,用以降低對他人的不確定感(uncertainty),增加對他人的認識與瞭解,自然可以減少知覺的偏誤。

(1)被動策略(passive strategies):在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,觀察他們的行為,特別是他們在非正式場合與其他人互動的情形。

(2)主動策略(active strategies):主動向他人詢問有關某人的資訊,但非直接與此人互動。

(3)互動策略(interactive strategies):直接與他人進行溝通。

  以上談到的三種方法,有助於降低對他人的不確定感。在人際互動中,應該同時善用這三種策略,以獲得有關他人最完整的資料。除此之外,DeVito (1994)也提出了「觀察—假設—測試—驗證假設」的過程,可以幫助個人降低認知偏誤對知覺造成的影響。

3.「觀察—假設—測試—驗證假設」

    他認為我們可以透過對他人行為的觀察,形成對此人的一些假設(hypotheses),並且收集相關的資料,測試假設的正確性。在測試過程中,必須特別注意那些與假設不合的線索,並且不要驟下結論,除非自己已經收集到許多相關的資料。

    這種方法最主要的目的,在於降低個人內在既存或預設的想法或立場,對其人訊息接收和詮釋的影響力,使個人能夠以更為開放的態度,收集對方的資料,如此,應該可以增加人際知覺的正確性

 

三、過去經驗

當我們接收到某些訊息,並且試圖解釋—評價這些訊息時,我們必須依據個人過去的經驗(Fisher, & Adams, 1994)過去的經驗也會影響感官刺激的接收和分類。例:從小受到音樂薰陶的人,音感可能特別好,聽到幾節音符,可能就可以辨別出曲名和作者,以及什麼年代的作品。

 

四、個人角色

個人所扮演的角色,也會影響其知覺。因為職業不同、專長不同,會導致不同的人所注意的焦點、接收到的訊息,也不相同。例如:太太認為鑽石是「永恆愛情」的見證,先生則認為它是貴得離譜的「石頭」;還有看到一個人時,牙醫會注意他有沒有蛀牙,眼科醫生會注意他是否帶眼鏡,皮膚科醫師會看他有沒有長青春痘。因此,和別人交往時,有時候也必須將心比心,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,才可以化解許多人際之間的衝突。

溝通協調管理課程教案設計

教學單元

溝通協調管理

時  間

100分鐘

教學日期

97學年度

教學對象

日四技二、三年級

教材來源

自編教材

教學方法

講述、示範、小組討論與演練

教學設計者

朝陽科技大學/社工系  陳斐虹 副教授

   目標

   單元-二:人際溝通與知覺

單元目標

行為目標

一、認知領域

1.認識知覺的意義與歷程。

2.認識影響知覺的因素

 

二、情意領域

3.樂意接受並認真學習課程。

4.能察覺自己知覺歷程可能產生的偏誤。

 

三、技能領域

5.分辨知覺的歷程及影響因素。

 

 

1能正確說出知覺的過程。

2能正確說出影響知覺的相關要素。

 

 

3能說出知覺之重要性。

4能夠喚起個人學習影響知覺的積極態度。

 

 

 

5能夠說出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行為中如何知覺訊息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CY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