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、前言
「溝通」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維繫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其中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溝通雙方個人的角色、意願、價值、權力等因素,更是不能忽略整個情境與大環境的因素,因此,溝通的歷程是複雜的。在1996年Goleman提出情緒管理(EQ)的概念時,亦將人際溝通與經營納入其中,其實,在生活及職場中,我們都有很深的體會與感觸:一個智商高卻不能與人合作的人,可能帶來很多的麻煩,寧可找到一個智商可能不是最頂尖,但是EQ高,願意與人合作的人為同事或工作夥伴,工作起來的氣氛、效率會高許多;同時,在諮商實務工作中也發現,學生因為人際為題而求助的比率已晉升學生求助問題類型的前三名,突顯出溝通是重要的,但要作要做好溝通,是需要經過學習的。因此,希望透過此課程的設計,可以讓學生在步出社會之前,即能做好準備面對人與人之間複雜的關係。
貳、課程內容大綱
溝通協調管理課程總共涵蓋了三部份:第一部份是基礎概念,第二部份是溝通中的自我,第三部份為溝通管理。首先在學期初,透過基礎概念的介紹,能夠讓學生初步掌握溝通的基礎知識,其內容涵蓋了溝通的意義與歷程、人際溝通與知覺、人際溝通與情緒、澄清語言的涵義、肢體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等內容;其次,則探討在溝通中的自我,因為在溝通情境中,個人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雖掌握了溝通的基礎概念,仍須由溝通中的個人參與其中,自我是否能善用所學的基礎知識,個人自我概念關乎能否執行上述的基礎概念,因此,如何能夠在人際中肯定的表現自我及做有效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,內容涵蓋了自我揭露與表達、我訊息的表達方式、自我概念概念與實作等內容;最後,則探討人與人的關係,甚至進一步管理與人的關係,內容涵蓋了人際衝突與管理、人際權力、協商談判概念與實作等內容。
參、課程目標
第一部份 基礎概念篇
1.認識溝通的歷程、意義、基本要素。
2.認識知覺的意義、歷程、影響因素。
3.認識情緒意義、情緒表達、正確方法
4.認識語言溝通的概念、有效溝通的方法
5.認識肢體語言與非語言的意義。
第二部份 溝通中的自我篇
1.認識自我揭露的意義、做有效的表達。
2.認識「我訊息」的溝通方式及步驟
3.認識自我肯定的意義及基本權益。
4.認識拒絕、批評的方法
第三部份 溝通管理篇
1.認識人際衝突的意義與類型、衝突的原因、衝突處理的原則與方法。
2.認識人際權力的來源、順從的策略。
3.認識協商談判的理論基礎、及方法與原則。
4.認識協商談判實際互動的過程及技巧與可能失敗的原因
肆、課程教學進度表
溝通協調管理課程教學進度表
科 目 名 稱 |
溝通協調管理 |
學 分 數 |
2 |
適 用 學 制 班 別 |
□二技□四技□二專
系/科
|
||
輔助教材 |
|
教學時數 |
2 |
||||
週 次 |
預定教材及作業進度 |
授課老師 |
授課方式 |
||||
大綱 |
內容 |
||||||
1 |
課程簡介 |
基礎概念篇、溝通中的自我篇、溝通管理篇 |
陳斐虹 |
|
|||
2 |
溝通的意義與歷程 |
溝通的意義與歷程 |
陳斐虹 |
||||
3 |
人際溝通與知覺 |
知覺的意義與歷程、影響知覺的因素 |
王文瑛 |
||||
4 |
人際溝通與情緒 |
情緒的辨識與管理;情緒與人際關係 |
王文瑛 |
||||
5 |
澄清語言涵義 |
溝通概念、有效語言溝通方法 |
陳斐虹 |
||||
6 |
肢體語言 |
面部表情、身體姿勢、身體姿態、手勢 |
李華璋 |
||||
7 |
非語言溝通 |
非語言溝通技巧 |
李華璋 |
||||
8 |
自我揭露與表達 |
自我揭露的意義、有效的表達 |
陳斐虹 |
||||
9 |
期中考 |
|
|
||||
10 |
溝通技術-我訊息 |
「我訊息」溝通方式、「我訊息」的優點 |
許鶯珠 |
||||
11 |
自我肯定概念篇 |
主題基本權益的澄清與確認問題 |
王文瑛 |
||||
12 |
自我肯定實作篇 |
肯定拒絕、批評藝術 |
王文瑛 |
||||
13 |
人際衝突與管理 |
衝突意義與類型、形成原因、衝突過程、衝突迷思、衝突發展過程、衝突處理方式 |
張學善 |
||||
14 |
人際權力 |
人際權力的來源、順從的策略 |
陳斐虹 |
||||
15 |
協商談判概念篇 |
社會交換理論、協商談判法則、過程 |
李華璋 |
||||
16 |
協商談判實作篇 |
協商談判技巧、失敗原因、案例討論 |
陳斐虹 |
||||
17 |
彈性單元 |
名人演講、影片欣賞 |
|
||||
18 |
期末考、學期結束 |
|
|
||||
說明 |
|
||||||